close

1434895920-3371275997

《超完美嬌妻》

上映日期:2004-09-17

片  長:01時33分

發行公司:環球

導演:

法蘭克歐茲(Frank Oz)

演員:

妮可基嫚(Nicole Kidman) 、 貝蒂蜜勒(Bette Midler) 、 馬修柏德瑞克(Matthew Broderick)

 

報告主題:完美的女人,不完美的妻子

 

  • 前言

《超完美嬌妻》設定上是一部科幻電影,用被改造的機器人老婆來諷刺傳統社會價值觀裡對妻子形象的固化以及性別壓迫,同時也對大眾媒體戀愛觀進行破除,包括男主角的陰柔特質、諷刺女人必須維持芭比般的美麗外表才能取悅男人等等。然而在劇情的最後卻發現實際上執行改造女人的計畫的,其實也是女人,再去比對《蒙娜麗莎的微笑》後,總結出的結論是:即便社會對女性施以不平等的家庭責任,女性仍視為自己應該承擔的,並主動依循社會價值。這兩部電影都是在描述女權覺醒以及對傳統社會價值的破除。然而電影中將男主角建構為陰柔男性的描述,也顯示了女性主義自利性對男性造成的壓迫。

 

  • 主要論點

傳統社會價值觀裡妻子形象

從劇中我們可以看到西方社會對妻子的期待包括:處理所有家事、採購家庭必需物品、料理及烘焙技能、扮演溫柔的母親、輔助並尊重丈夫、滿足丈夫的性需求,同時還包括隱藏的情感勞動——永遠保持完美的微笑、不會生氣、維持丈夫想看到的樣子(裙裝、化妝)。不論是東方或是西方,都要求女人在結婚後以家庭為重,將相夫教子當成人生重心,東方社會要求女子無才便是德,生小孩要生男的,烹飪、縫紉等技能是基礎必備,且要尊敬丈夫,同時還有『嫁出去的女兒就是潑出去的水』的俗諺,代表女兒在婚後要全心侍奉夫家,不再掛戀親生父母,比西方還要更重視整個血緣家庭的人際互動,同時在期中電影《你好,李煥英》中,可以看到子女的表現也會被視為母親教養的成果,只要與家事、孩子相關的事情,社會都視為母親的責任,甚至丈夫工作不順也可以怪到女人身上。西方社會比東方更早開始女子教育,然而妻子的責任還是沒有變,為家庭奉獻付出仍是女人理所當然的義務,而且就算接受了高等教育,社會仍然期待男性擔任較強勢的角色,在片尾有一段話,提到社區裡的女子都是高教育份子,樣樣表現比男人優秀,並說出『當女人嘗試變成丈夫、我們把妳們變成上帝(社會定義的完美妻子)』,顯示對女性在家庭角色的固化價值,不包括有成就。

 

imPcYciDiNzSma3H1csv1BBMGaR


芭拉比夫妻傳達的性別政治

在《超完美嬌妻》中有一幕,芭拉比和她的丈夫到女主角家中,穿著粉色圍裙的女主角隨即端出剛烤好的杯子蛋糕招待他們,芭拉比的丈夫吃了之後問芭拉比說:『你怎麼不做這種事?』,芭拉比反問他:『那為什麼你不做?』,而丈夫想也不想就說:『因為我有陽具。』,將這段對話延伸思考,其實他的丈夫表面上詢問妻子為什麼不做蛋糕,實際上傳達出的是丈夫對妻子的理想,他想要會穿著粉色圍裙、溫順打掃家裡、會烘焙而不是會寫作的妻子,而且這是『女人』才要做的工作,只要你有陽具、是個男人,就不用管這些事情,另外一幕演出大家在野餐,女主角發現芭拉比是知名的作家,但她的丈夫只在意她衣服洗了沒、孩子照顧了沒、餐點完成了沒,傳達出了社會對男女性公私領域的僵化分工模式,男性對女性成就的忽視,與加諸女性的家庭壓力。

螢幕快照 2022-01-07 上午11.00.20

 

男主角的陰柔特質

在男子聚會時,可以看出男主角的男性特質和片中其他典型男性不太一樣,除了外在形象較為陰柔外,在對待老婆的態度以及與他人對話的用詞上,都顯得較為溫柔,相比上女主角,用詞粗魯強烈、不在意自己的穿著打扮,可是有才華且收入高,表現出的樣子比較符合傳統上對丈夫的定位,我印象深刻的部分是丈夫對妻子說:『因為妳實在太忙,我們已經一年沒有性愛了。』這段話很長出現在結婚多年的夫妻對話中,但總是女方對男方說,這句話的安排可以說是徹底翻轉了夫妻形象,也呼應到片末丈夫們的怨念——自己的家庭角色被妻子取代。整部片演到最後,除了男主角之外,其他社區男子還是沒有接納妻子比自己強這件事,只是被迫屈服。而我覺得從男主角的陰柔特質來看,搞不好他在一開始就能接受妻子比自己強勢的事實了,甚至是被這點吸引的,至於典型的男性是無法接受的。

建構這樣的陰柔男性角色,是女性主義的完美本質,換句話來說,陰柔的男性是女性主義自利性下的產物,為了讓女性能夠強大、掌握家中的主權,男性就需要溫柔、扮白臉、條件不如女性,就像是女性被傳統社會價值壓迫要扮演賢妻良母一樣,要求男性扮演陰柔的角色也是一種不合理的壓迫。

 

螢幕快照 2022-01-07 下午1.35.03

 

類似的電影概念

另一部電影《蒙娜麗莎的微笑》,背景設定在1953年美國衛斯理女子學院裡的女子,接受了高級教育的這些女子,並不覺得擁有優秀的學經歷就能成為一名優秀的女性,這些女子還是將家庭與丈夫擺在自己的人生優先順位,而藝術老師凱薩琳努力想將『家庭不是女人的責任』這樣的觀念帶給她們,卻反糟學生登報反擊她的理論。對比到《超完美嬌妻》,《蒙娜麗莎的微笑》顯示了女人自身對社會價值的追尋,讓家庭責任成為她們意識中必須負起的責任,甚至自己守護了社會加諸於女性的重擔,這和《超完美嬌妻》裡的幕後黑手很像,她也是選擇了將所有女性都改造成最理想的模樣,認為如此一來就不會再有丈夫劈腿的慘劇發生,然而既然具備改造人的能力,為什麼不選擇改造男人呢?我認為是因為開發者清楚改造人說不出真心的『我愛你』,所以如果選擇改造男人,那就沒辦法滿足開發者對男性認同的需求了。

Monalisasmile

 

  • 結論

『要成為一個有成就的女人,必須比男人付出更多的努力。』以前我認為這是在說職場上對女性能力的質疑,現在覺得沒有那麼單純。之前曾看到一篇文章寫道:為什麼孩子在學校出事情都是先找媽媽?我想這就是典型的社會價值觀的體現,即便現在的家庭大多是雙薪,卻還是維持著過往男主外、女主內的分工,也就是說女性就算有了全職工作,仍然要肩負起照顧家庭的責任。

 

《超完美嬌妻》有個很巧妙的地方,就是將女主角描述得非常完美,她擁有超過丈夫的六位數薪水、個性堅強、做事有效率、跳舞打球都贏過男性,這給了女主角強勢的背景,畢竟她就真的這麼強,唯一不符合的只有傳統社會價值對她賦予的家庭責任(但也能看出女主角具有烹飪與打扮的能力)可是大多數的女性不是這樣的,如果雙薪家庭裡丈夫和妻子薪水相同呢?也許他們都坐領六位數薪水、都一樣出色優秀,但妻子把孩子都交給保母照顧,在這種情況下,丈夫還是一個社會價值觀認同的好丈夫,但妻子就是一個失格、不顧家庭的自私妻子,一個女人的完美彷彿總是包含了家庭,從來不只是自己。

 

後現代主義中不承認單一本質的存在性,每種本質觀點都有其所涉及的目的性與自利性,論點中關於男性陰柔的特質,傳達了女性主義的自利性對男性造成的壓迫,為了滿足女權崛起,男性就需要扮演一個相對溫柔的角色。在一方追求自身目的同時,也會對他方造成壓迫性,這是需要思量的部分。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右想 的頭像
    右想

    右想小木箱

    右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